The Sea Inside

導演:ALEJANDRO AMENABAR(亞歷山卓曼納巴)
演員:JAVIER BARDEM(哈維巴登)、BELEN RUEDA(貝倫魯達)、LOLA DUENAS (蘿拉杜納斯)、 Clara Segura(克萊拉西庫拉)、Mabel Rivera (瑪貝蕾芙拉)


當你四肢癱瘓長期受人照料,只能眼睜睜地躺著,無法動手幫忙任何事的時候,如果你有自主權,你心裡對生死的抉擇是如何?
長期照料癱瘓的病人,需要堅強無比的毅力與耐心,面對你的親人,你心裡有多少親情與道德的掙扎?
也許這部片有點嚴肅,但我相信能提供觀賞者許多思考空間…

這部片最近才從出租店租來看,先看過chenjl的介紹再來觀賞,會有更多值得你咀嚼與感動的地方。

下文作者:chenjl

「活著真好!.....是嗎?」
「尋求死亡是逃避還是解脫?」

「若生存是權利,不是義務。我們有自主權嗎?」

「裁定生死的爭執點可否不要擴大牽扯到神聖的宗教或嚴肅的道德責任問題,而回歸到最基本的個人生存意願與實質生存價值問題?」

「人的生命是屬於上帝、父母、所有共生的人、還是自己?」

我從來都不喜歡去深究嚴肅的議題,因為認真思考會讓我陷入自我對立和鑽牛角尖;試圖窮究絕對的答案,最後會因為無解而更形挫敗無力。尤其像在衝突點對立分明的議題上,在自身立場還未明的情況下,我也不免擔心會不自覺的受兩造雙方各持的觀點給影響甚至說服,導致模糊或矇蔽自我意識。(人類的思考偉大於此,卻也禍沿於此)

似乎只要是碰觸"生死"的議題,就不得不嚴肅的正視,不得不涉及到多層面的考量,而不能用直覺式思考的「Yes」、「No」來作為答案。對於宗教、道義、責任、人生存的基本義務這種論點上,我無從持正反意見,因為他們背後承載的壓力太沈重。我只想從一個普通觀影者的心態來分享「若主角勒蒙的遭遇加諸在我身上的話,我的決定會和他一樣嗎?」就從這個自我(私?)的方面來思考,就讓我用最直覺最單純的切入來面對最複雜難解的問題吧!

「當你逃避不了,又必須處處仰賴他人的時候,你就能學會像我一樣微笑著哭泣.....」-勒蒙

「真正愛我的人會幫我死!」這是主角勒蒙對羅莎說的話。在二十七年的癱瘓生涯中,相信這句話是多少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在痛不欲生、心力交瘁後才能平淡說出的一句話。對身旁的親友來說,再怎麼不忍不捨都不能逃避這殘酷的事實。我試圖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來揣摩勒蒙的心情....

面對著髮蒼蒼、眼神落寞的老父、悲憤說出:「我是你大哥!在這裡家裡誰都不准死!」的大哥、無私照顧的大嫂....

「這二十七年來,你們無悔的付出不曾間斷,你們無時無刻用溫暖的親情包圍著我,但請好好的看著這個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的我....你們愈是包容的愛愈是加重我內心的痛楚,我何嘗不愛你們?我何嘗不想與你們生活在一起?但你們多於常人的關懷卻也同時提醒著我自身的殘缺。我只能被動接收你們悲憫的眼神,而無法實質的回報予你們。只能「受」而無法「施」的愛一樣很折磨人。

大嫂和老父:謝謝你們的尊重!不論這份尊重是多麼的無能為力,多麼的心痛,多麼的被迫接受。爸爸:我能理解你說出的:「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令我難過的是看到自己的兒子一心求死」,但請相信面對日益老邁、髮蒼眼茫的你,我無法盡一個普通為人子的孝道,我的無能與愧疚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的苦痛不會因為讓你清楚的知道而有一絲一毫的消失。

大哥:我理解你固執的反對是因想逃避那分離的痛苦,你那帶著威權的施壓口吻根源於你對我的兄弟之情,你無法代我受這肉身之苦,且認為幫助我死去是一種罪,你只好消極的一昧抗拒。你的堅持是來自於道德良心上的譴責,承認吧!

原諒我不能以“等量”的愛作為回報,親情也是我的枷鎖之一,我想掙脫,也是想讓你們不要因為背負著這個無形的包袱而失去了你們生命原可以延展的各種可能性。死生只是一線之隔,縱使我知道「放手」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豁達,請相信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出口!」

面對著陪勒蒙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羅莎...

「妳和其他那些知道我遭遇後來探望我,表示友善關懷之意的人一樣,在你們的生活中有遇到挫折,或在你們生命中有無法磨滅的污點,或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或遺憾。

你們來找我是尋求心靈的慰藉,是尋求精神的力量,是尋求生存的意義,這些你們無法從一般正常人身上獲得,因為他們不能感同身受,他們幸福健全的人生反而對你們是種刺激與反諷。而從我這個拖著殘破不堪肉體的人身上,你們才能找回希望與迷失已久的人生方向,我的存在也許帶給無數頹靡已久的人們再一次重生的機會。

我不介意你們來探望我的目的,也不在乎那對我來說算不算是一種"自私"或"掠奪"的行為,但請不要在我們並非處於對等遭遇條件的情況下,自以為是的一昧規勸著我要活著。我不需要你們引用或套取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說服我,那些理由即使讓我勉強的活著,也不足以減輕我的痛苦,你們只是用你們覺得“對”的方式來愛我,但你們又確知那套用在我身上是真的“對”嗎?

試著逆向思考一下,用我-"勒蒙"的處境與角度來告訴自己:有什麼還足以支撐我充滿信心的活下去?

妳對我的愛,也許是因為我毫不迂迴的點出你多年來的寂寞與受傷,因為妳認為我稱讚妳的內在美是遇到一個懂得欣賞自己的異性,這樣的愛或是“同情”,或是“景仰”。妳渴望我活下去也許是因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心靈可以寄託與相互撫慰的地方,不想它只是瞬間,不想又回去不被了解的舊時光。

雖然植物人被剝奪的條件比我多,但毫無知覺思考的人是不會有感情的折磨,而我卻需日日夜夜掙扎於各種情感的糾結,無力掙脫與反抗,只能任由它擺佈與啃蝕。而心智喪失但四肢健全的人,雖然沒有了自我意識,但他們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其樂,過著最簡單自然的生活,別人笑他癡傻,可他卻不用庸庸碌碌的忙著過活。

可悲如我的是,雖留著大腦思考與接受情感的能力,卻因為囿於四肢活動知覺的停滯,而讓這種能力反成為一種煎熬與詛咒。我心裡承受的打擊並不亞於週遭需每天面對我的親友,我不想再接收到大家同情的眼光,那成了我揮之不去的夢魘。

妳的大兒子捏著我的手懷疑我是假裝無知覺的時候,我突然板起臉孔而嚴肅的斥責他時,不是真的生氣他做出的這個舉動,而是他這麼做很直接的提醒了我“身無所覺”的缺憾,這時他天真調皮的無心之舉,看在我眼裡卻像個惡魔的嘲笑,這突如其來的刺激讓我一時無法承受。若我是一般正常四肢健全的人,也許我只會不介意的笑笑摸著他的頭。我只希望妳能將這份天真以為的愛,轉化成幫助我離開、救我脫離苦海的實質行為。」

面對著生命最後旅程中的紅粉知己胡莉亞時....

「我又愛又憐的胡莉亞,妳不良於行及被病魔纏身的殘缺,引領妳這顆也困惑著生存意義的心前來找我。因為同病相憐,所以妳藉著幫助我來理清妳自己。因為我的目空與放下,我的詩情與細心,我過往開朗豐富的人生閱歷,讓妳油然而生愛慕與憐惜之情。

妳說著:「誰說像你這樣沒有愛人的權利?」但在冷靜之後,請妳了解不是我覺得不值得為了愛妳而留下,而是愈是愛愈是不捨,我愈需離開。柏拉圖式的愛情或許是個理想境界,但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我並不嚮往。我不想這份愛意只能是意念的發想,只能是言語的交談和眼神的交流,而不能有主動的肢體接觸。

我不想在聽到妳從樓梯上昏倒摔下來時,只能驚慌失措的求助於大嫂,卻連用力轉頭的能力都沒有,更別說是即時的過去攙扶妳一把,那只會使我對自己無能的恨意益發加深而已。

除了言語上的噓寒問暖和精神上的支持,我也想將這份愛化為實質的行為舉動。我想帶妳雲遊四海,帶妳見識這個世界,和妳徜徉在林間在海邊,和妳手牽手在海邊漫步談心,進而從妳背後雙手環繞著妳的身軀,隨著海風吹拂著妳的髮絲,聞著妳的髮香,近看妳的一顰一笑。

在面對廣闊無垠的岸邊,我也想讓夕陽的餘暉穿透我倆耳鬢廝磨、雙唇貼近的縫隙中,我想時時擁妳入懷感受妳的巧笑倩兮,我想在深夜裡緊擁著妳入睡,用手感受妳的體溫、用嘴唇感受妳的愛意、用身體感受妳的心跳、用鼻息感受妳的呼吸,我想...我想.......

這一切我只能靠著窗外藍天綠地和吹來的海風,用神遊的方式來幻想,只有在夢中我才能因妳而起身,飛奔到妳面前。回過神來,殘忍的是我仍只能留在同樣的房間裡聽著華格納,這個該死的軀體無法隨著我的心飛向那窗外.....

我不是一開始就一心求死,也不是未曾內心交戰過,否則不會半夜突然哭著從夢中驚醒著喊著:「為什麼我想尋死?為什麼我想尋死....?」再怎麼開朗樂觀的人,再多的親情友情支持力量,也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磨掉你的意志力及信心,也會讓你開始質疑起生存的價值。我選擇離開妳,並非出於我所願,而是我想帶著這份短暫的美好回憶死去,不想苟延殘喘活著看著它演變成沒有結果、漫長且無止盡的痛苦」

電影隨著鏡頭望向海洋及勒蒙的旁白:「我的雙唇永遠纏繞在妳的髮絲上...」而淡出....

另外還有兩個角色值得一提:Gene和姪子…
Gene是幫人爭自由、爭平等、爭權利的平權團體份子,她同時是勒蒙和胡莉亞的朋友,在片中,她一邊以喜悅的心情迎接小孩的到來,一方面卻要幫勒蒙向法官求死,最後她去探望胡莉亞時,卻又還得面對已患漸凍失憶症,不記得誰是勒蒙,及她曾愛過這個人的事情,她的矛盾與衝突可以想見。

至於勒蒙的姪子,原是個不足輕重的角色,像個一般的小孩一樣,會嫌年邁的爺爺無用(被勒蒙回說:「有一天你會後悔你曾經這麼說過」),會不管勒蒙想要安靜獨處或聆聽華格納,而要求讓他看電視轉播的球賽。但可取的是,他還算是個乖小孩,也願意照顧勒蒙這個叔叔,幫他將情書打成字轉交給胡莉亞。而且最後讓我模糊視線,情緒激動不已的是他含著眼淚追著離去的勒蒙的車子時,那種至情至性的情感讓人無法不動容。

導演提供了一個"故事",不作結論與批評的讓觀者自己進入電影主角的世界中去感受去體會去思考。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影響主角甚鉅的環節,劇中人物很多充滿哲思與值得再三咀嚼的對白,提供了觀者很多思考的開端與方向。這些情感的衝突點才是兩難之處,而法庭戲反而不是重點,所以不見影片花很多時間著墨在處理法庭戲上,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或爭鋒相對的互辯或刻意煽情催淚的情節,因為我想安樂死這個議題在主角身上已經不只是「對與錯」、「能不能」、「該不該」這麼二分法的選擇問題了.......

片中除了主角外,兩位女主角、老父、哥哥、大嫂、姪子,飾演這些角色的演員真的演的都很恰如其份、演技內斂沈穩,他們誠懇投入的眼神都是讓這部電影生色的元素。

雖然「安樂死」這樣的議題嚴肅,雖然因主角的境遇讓此部片不免迷漫著沈重的灰調色彩,但電影劇本的敘事手法,不會讓你覺得在看一部走高調路線,而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抽象藝術片。相較於隔天去看的「登峰造擊」,希拉蕊史旺在片中最後也是四肢癱瘓,而尋求有尊嚴的死去,「點燃生命之海」帶給我的就不只是最後在死亡邊緣掙扎那一刻的感動而已,還多了一些思考的空間與迴盪不已的情感抽緒。

常常在看完一些「非主流影片」後,不知從何感動起,可能是這些編劇或導演會嘗試用不同的拍片主體來暗喻和帶出他要表達的東西,或是利用「跳躍式思考」的概念來舖陳他的故事,但對凡人如我來說,我可能無法那麼容易就進入他們想像的那個世界,所以看完可能腦袋還是印象不深,甚而過一段時間就淡忘了。但此部「點燃生命之海」相信會讓你改觀的!至少它已成為chenjl「必收好片」的片單之一了!

最近穿梭於各唱片行間找尋這張原聲帶,我知道台灣目前沒有代理發行(但好像四月份時會有?),但上網查是可以找到的,有人專單進口歐盤,我想再等一會兒看誠音會不會進(因為發現像上次金馬國際觀摩影展過後沒多久,在我去訂「愛無止盡」原聲帶後沒幾天,他們就進口了這張,也可看到「北非行路遙」、「摩托車日記」擺在最上方醒目的地方),才考慮直接網購。

會想收這張原聲帶的主因,我想是因為片中出現的那首普契尼杜蘭朵公主裡的「公主徹夜未眠」一曲吧...此曲出現在勒蒙幻想和胡莉亞在海邊,兩人深情的耳鬢廝磨和相吻,伴著溫暖和煦的餘暉,此情此景令人好生嚮往,也讓我突然覺得這歌劇好美....

上映的第一天晚上,整個戲廳裡不到十個人,走出戲院外已接近凌晨,在下著小雨的西門町街頭,我低著頭快步行走。跳上公車後,外頭五光十色的街景一直掠過眼前,但剛才電影情節的衝擊還是使我與現實有短暫的失聯.....


2005.3.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