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聽到這張作品的第一段音符出來後,也鬆了一口氣,以台灣本土色彩的故事為本,飽滿的器樂音色呈現,不遜於國外樂團…

國內重金屬樂團錄製唱片的質感,一直不甚理想,嚴重的是器樂糊成一團,好一點的不是音色單薄失焦,就是鼓音乾硬,收音成效不佳,我猜想應該是肇因於國內的錄音環境不擅於(不熟悉)重金屬的錄製模式,當然一方面也是出片的樂團少得可憐,不太有機會這樣"操"。 閃靈這樣的獨立樂團經過多年的焠煉,對於音色的重視,遠赴丹麥錄製,氣氛節奏掌控編排得宜,終得令人較滿意的成果。
對於黑金屬,我的接受度不算高,淒厲綿密的音網,總讓我不勝負荷,閃靈的作品已是極富旋律性,雖然每張都收,卻無法使我長時間反覆聆聽,但這張作品的鼓音為整體節奏定下基石,飽滿平穩的吉他音色,鍵盤靈動的氣氛充塞,使得耳膜的適應度大大提升,題材的運用反應樂團對於發揚本土的思維,但此作最大的缺憾是音樂與題材的結合度不足,對於原住民色彩的時空音符無法明顯呈現,我不清楚是否為取材與融合不易,基本上還是閃靈式與西方金屬調性,相當有可聽性。

「岩木之子」疾風驟雨般的樂音襲來,岩木之子氣概動山林。

「黥面卸」鞭擊金屬的厚重氣味奔出,大鼓豪邁撼動,吉他反覆的節拍拉鋸樂曲的張力。

「忿燃戰靈封」華美奪目的音場籠罩,怒火飛燃肅殺之氣溢出。

「大出草」流暢狂奔的氣魄,悲愴激烈地舖陳憤慨的血染交響曲。

「泣神」清麗迷離的鍵琴引出帝國的猛烈反擊與原民相殘的悲劇。

「叢屍‧繫冥河」琴韻蒼涼承接而來是緊湊的奔暢節奏,大鼓狂敲猛擊,進而氣象開闊,飄忽女聲幽揚,閃靈對優美旋律的圓融掌握已不是問題。

「虹橋赴」哀戚嘶嚎徹山林,巨木懸屍望悲切,彩虹橋現,魂歸祖靈。

「川中島之禁」霧社慘烈殺戮,餘族禁錮川中島,悶動氣塞幽冥繚繞,灰暗氣息擺盪。

「半屍‧橫氣山林」樂音如山洪奔騰,熱血豪氣,夢幻迷離聲聲喚,半屍歸祖靈,半屍蔭餘族,碧血撼天地,英魂貫日月。



************************
對於『出草文化』有一點感想,強悍驍勇的賽德克族其『出草文化』所代表的成人禮與生存格鬥的能力,甚至某種程度是長時間捍衛當時台灣免受外來民族的侵擾。這樣的文化可能是在種族生存與領域劃分,卻造成台灣內部族群的仇恨,在歷史的軌跡裡,許多事情是錯縱糾葛,被日人長期欺壓與信仰抹殺,終須藉由莫那魯道由出草文化蘊藏的勇猛血液裡,得以反抗,但也由於出草文化產生的恩怨而族群相殘,無法共同抵禦日人,留下令人扼腕的血淚。
時空流逝,長期的中國文化思想教育,讓我們熟讀遙遠的中華盛世,輕描淡寫在咫尺的先民事蹟,近來出草之名卻出現在立法委員口中的號召,『出草』影響原民文化的背後深沉省思,已被光怪陸離的電子媒體消費得不知所云。

莫那魯道為找回祖靈信仰與傳統生活而戰,彩虹橋的傳說永遠留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 的頭像
    ming

    孤獨聆聽室之浮世幻想曲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