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仙台位於成功東北方約3公里處,是典型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為無人居住的火山集塊岩小島,也是東岸知名度最高和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
初二(1/27)中午用完餐即從台東市出發前往三仙台,過中華大橋至小野柳段小塞車,之後就一路順暢。
台東縣府在海岸線設置不少休憩區供遊客觀海賞景,所以我們中途停下休息約20分鐘才繼續上路。
各休憩區的海景風情都相當迷人。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
下午1點多抵三仙台遊憩區,停車場的車輛已是到了滿出來的地步,停妥車後,一出車門即感海風襲面。人潮雖多但不致於擁擠,近海邊的風勢更大,原本以為下午一二點會很熱,顯然多慮了,而且風太大撐傘也沒什麼用處,登上長320公尺的八拱橋,小兒子直嚷嚷:「哇~快被吹走,我不要走了啦~」,大兒子卻一臉興奮直呼好爽繼續往前走。
近山的雲層漸漸累積向海邊來,所以不同的角度會有不一樣的天空。
登上三仙台島,有步道供遊客深入觀察地質地形、植物。
我們走此處就沒有繼續往燈塔那邊去的打算,小兒子也被風吹得有點受不了,因此就往回走,其實小兒子在回程時,由於海風是往背上吹,雖然仍強勁,但他感覺就好很多了。
回程由左邊繞回八拱橋。
遊客中心的雕塑
小朋友們依照慣例進遊客中心蓋紀念章。
登仙橋的獼猴石像
在三仙台大約停留90分鐘,回程轉進在泰源幽谷的登仙橋休憩區看獼猴。
新的登仙橋
回到位於泰源幽谷入口的東河橋
東河橋位於馬武窟溪出海口附近,是前往著名的泰源幽谷必經之地,東河橋遊憩區位處連接成功鎮與東河鄉的馬武窟溪出海口,東河新、舊兩條橋樑造型各具特色,並列橫跨於馬武窟溪之上。
馬武窟溪出海口
橋下的碧綠溪水與白色帝王石